上一堂文化输出的课:《视觉生产》

返回
2009-12-13

上一堂文化输出的课:《视觉生产》合订本前言

总编辑顾振清

    2000年前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艺术圈与全球艺术社会开始了轨道对接。中国艺术家在获得国际社会有限认同的条件下,变身为积极参与许多国际交流的一股新兴力量。从中国出发、当代文化输出和本土化推进、搭建文化主场这种在行动中形成的双向观念,也使中国当代艺术悄然启动了建设自身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从不断的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从主体自觉的萌芽,到个体意识的激发,中国的艺术家逐步终结上课、实习心态。他们通过更新观念、形式、方法和材料、工具的实践,走向自身的思想解放,凭借实验精神建构个体价值。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现场打造,迅速推进艺术生态各种软硬件的现代性进程。当代艺术在中国成为实实在在的精神现实。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文化非均衡发展的条件下,全球艺术资源的再分配一直此消彼长地进行着。然而,中国当代艺术若要真正成为国际艺术新势力,其发展瓶颈就是对全球艺术垄断资本的趋利本质缺乏客观认知和心理设防。从2005年至2008年,跌宕起伏的发展艺术态势,充分说明,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体,中国艺术圈需要的仍是冷静的梳理、反思和扎扎实实的自我积累。中国艺术圈需要理论筑底,培植自身的价值观,建构适应自身发展的游戏规则和标准,以此参与全球艺术的创新实践。很显然,今天,中国艺术的独特精神和价值正在各种国际当代艺术现场产生更大、更持久的影响力。

    《视觉生产》作为中国第一份中英文双语艺术刊物,自2006年10月在上海创刊、2008年迁至北京到现在,一直以“对外输出中国视野和中国价值,对内建构中国语境和中国内涵”为宗旨,把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价值视为使命。同时,也将视角扩大到亚太地区、欧美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现场,对本土和国际两种不同语境中的当代艺术问题保持关注,并适时推出策展人、批评家的具有独立观点的文字。看淡所有世俗的、假想的艺术殿堂和晋级制度,广开言路,我们力求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建构搭起一个沟通和碰撞新火花的国际平台。并让国际和国内读者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身处建设中的中国,一切主体的变局应在意料之中。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局是否会再次出人意料?虽然悲观者总比乐观者正确,乐观者总比悲观者担更大风险。《视觉生产》仍将始终不变的以乐观姿态拭目以待。

    我在此特别感谢dsl collection为中国艺术的学术整理和推广所作的一贯努力,及其一直以来对《视觉生产》刊物工作的尊重和激励。这次合订本的推出和发行,正是得力于其赞助,是其一如既往地搭建艺术国际交流互动平台的又一次见证。感谢dsl collection对中国当代艺术给予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