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珩:身体对身体的回应

返回
2011-09-10

闫珩:身体对身体的回应




顾振清



  闫珩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功底扎实,重视画面的表现力和绘画性。他的画中充满全球消费社会和中国意识形态条件下的个人经验和社会隐喻。他以人的身体和体验为中心的图像,呈现出中国新学院主义创作的某种倾向。他的身体经验中,布景与现实、假象与真相、现象与本质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僵化概念,而是彼此互相渗透、演化、转换并不断循环的有机视觉形态。景观社会的合理存在,让现实拷贝虚构、生活模仿想象、日常跟风癫狂的现象更多、更频繁地发生。闫珩拿身体说事,是对无疆界的现实及其海量信息的一种本能反应。他可靠经验的来源既来自现实,也来自人工化、景观化的二手现实。闫珩善于挖掘朴素、简单的日常情境中蕴藏的无限可能。他的图像多为具象人物、事物和外部环境的再次表达,呈现出针对真实形象的洞察力和联想能力。从现实的视效中提炼抽象的快感,将记忆和现实标本化的过程,不仅印证了艺术家的一种认知方式,而且体现了他的一种分析、批判和反思的力量。

  艺术家闫珩所回应和反馈的生存现实,是他以自身身份、身体真切感受到的现实。尽管这种现实中浸透了他人的二手经验,甚至与所谓的客观真理、真相遥不可及。但这种层层叠叠的二手现实,却是艺术家个体在日常生活际遇中无奈接受的无情现实。闫珩所要做的,就是穿越包裹在身体经验之上种种现实表皮。现实的种种表皮、种种景观不再是障眼法、窗户纸之类的屏蔽系统,而是闫珩随意取用、截取的种种客体化、客观化的视觉形式。闫珩根据身体感受在现实表皮上采样,似乎既不介意感性经验中自然遗存与人工痕迹的彼此交集和混杂,也不回避一手现实与二手现实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他重视的是自己在具体时段、具体场所的现实的此在性,而且坚持具体而微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多年来,他画面上常出现学校教室和老款的红旗轿车这两种深具意识形态隐喻色彩的景物。这些镶嵌在个人记忆中的形象片断,是以往体制化、规训化的生存现实留给他的一种精神烙印。闫珩在与时俱进的文化语境下,反复表现这些越来越不合时宜的视觉形象。他的反讽态度及企图心,就是借助标本解剖,鞭辟入里地解析并喻示当下中国社会生存现实中某种历史遗留的病理特征。

  闫珩曾在一些石膏立方体上画过猩红艳丽的各种人体器官片断,让见者毛骨悚然、视觉不适。这些血色图像中,充斥着人肉体赤裸而原始的欲望。闫珩对极端身体的本真表现,直呈了自己针对传统美学形态的一种背离。其实,闫珩是以当下的身体经验来回应、质疑美术史上经典的身体图像。他对人体器官局部细节的精细描绘具有自然主义的感官刺激,也是对古典意义的身体观念的一种解蔽和祛魅。在闫珩2009年的《日志》系列、《标本》系列小幅油画中,传统美感的完整身体几乎遁形,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人日常的、琐碎的、片断的、形而下的感官身体。闫珩画面中,便服、宇航服、金属面具乃至各种家用电器拼就的变形金刚,都成为身体经验的物化形式。而门把手、灯泡、玩具、酒瓶、洗衣机,则成为与其身体经验极具亲和力的日常道具。闫珩的身体观照是一种个体化的叙事模式,他的社会性视角所连接的也仅仅是在日常经验中所收纳的影视图像、网络图像。艺术家将自身经验与他人进行比照和类推,极易形成主观性的换位思考。2010至2011年的《几何》系列油画中,闫珩频频将个人身体无法忍受的中学几何课程与任何正常地球人都难以承受的神州7号载人飞船联系在一起,并置、拼贴出各种各样的视觉标本。他追究的就是个人经验与奇观化的意识形态氛围、个体化叙事与宏大叙事的国家机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精神关联。这种“中国特色”的精神关联其实就是闫珩兀自往来驰骋的一片独特的艺术疆域。在2011年《幻兽》系列和“洗衣机”系列中,闫珩以冷峻态度所表现的人与幻兽的冲突、滚筒洗衣机与食人鳄鱼的比附等等奇异的画面关系,更大程度地解放了画面事物的隐喻指向和意义表达。在多幅油画中,闫珩电影蒙太奇式的画面植入、切换,造成二维与三维画面、现实与超现实情景的无缝对接、更使他的作品呈现超文本链接的多元性、开放性。

  闫珩所倚重的个人的身体资源,既是他的出发点,也是他不断审视、不断批判的目标。面对外在的宇宙星空与内在的潜意识海洋,他在画面上不断以身说法,孜孜以求地建构着自身形而下的身体经验与形而上的思维模式,并藉此认知、解析着一个个自身未知的、不确定的世界。事实上,闫珩所追究的,并非人的当下现实和既往经验,而是未来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