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振清:当代艺术需要“山寨”
《厦门晚报》记者龚小莞(2009-06-19)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年有两个外地的即将毕业的中央美院学生,在北京798门内问一个陌生人,附近哪有卖二手自行车的,看样子刚在北京出来混。后来,这哥俩不知道从哪找来顾振清的电话,打电话邀请他参观自己设在潮湿地下室内的工作室。他们的作品打动了顾振清,不久,顾振清让他们参加了自己策划的展览。从那个展览开始,这哥俩就开始卖画了。去年,在798门口,有两个年轻人问一个陌生人,附近有没有宝马汽车的4S店,那个陌生人忽然想起来了,这不是几年前问我哪有卖旧自行车的那哥俩吗?
记者:现在有许多人想在年轻的艺术家群体里挖掘新人,买他们的作品,并期待他们会成为日后的方力钧,您觉得这种做法靠谱吗?评判这些作品是否有潜力的标准是什么?
顾振清:挖掘新人永远是对的,面对市场,投资求回报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要让商业化这条狗一味追咬新人。有一定功力、表现力的新人应逐步形成自己的表述方式。面对现实,他应有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目前当代艺术圈涌现的新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潜质,但能否成长为艺术家,还要看他有无文化反省和审美更新的自觉,看他解放自己思想的力度。
记者:作为少数曾多次参与国际策展的中国本土策展人,您觉得目前整个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什么趋势?
顾振清: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欧美有先发言的权力,但目前随着亚洲、拉美的加入,话语权被分化。这次金融危机正在酝酿二战后当代艺术最大的变局,可以看到西方话语权的消失。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会成为话语权的现场。金融危机带动了艺术格局的巨大变迁,例如北京的798来了一大批国外航空母舰似的大的艺术机构,让798成为国际艺术区。金融危机后很多机构开始撤退关门,一些国有企业的资金纷纷进入798,创造了一个大换血的机会。2009年可以看做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艺术家应该做些什么呢?
顾振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欠发达国家,近100年来每每在社会转型期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会吸收外来文化包括自己文化的外来部分,其实这就是当下很流行的“山寨文化”的重要成分。当代艺术是欧美原创,还没有能力另起炉灶,就先引进,再改良,逐步增加原创成分,这是一条路。
记者:“山寨”之说在当下似乎是带有贬义,但您却支持“山寨”是吗?
顾振清:我支持山寨文化,这是一个过渡,避免不了的一个过程。“山寨”肯定是走别人的路在先,但如果这条路走透了,别人就必须另辟蹊径。文化建设注重“未来”模式,处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关键是多做一点原创的努力,少一点拷贝和学生腔,学到东西后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开始有了学术独立,自主创新,也就独立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