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视觉生产 VOL.5-6 2007
  • 页数:
  • 语言:CHS/EN
  • 艺术家:刘韡 蒋志 琴嘎 邱黯雄 仇晓飞
  • 出版国家:中国
  • 出版社:VISUAL PRODUCTION
  • 出版日期:2008
  • ISBN::
  • 价格:50RMB
刊首语
主编:顾振清

      今天,或不久之将来,当真有一个中国文化的复兴吗?过去的国学、汉学之争,今日的本土化、后殖民之辩,仍然使当代艺术的学术建设深陷于一个又一个理论僵局。显然,2005年夏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受到史上最为空前的全球关注。苦熬了20多年的中国艺术家们,没曾想聚光灯居然当真照到自家脸上了。北京、上海的国际艺术社区迅速做大、做强,颇有几分当年纽约上升为国际艺术中心时的那种势头和气派。随着国际交流语境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主场正在脱胎为一个新的国际舞台,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话语权已然呈现出回归本土现场的趋势。人们纷纷预言,2008年当属于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力爆棚的一年。与此同时,各种声音沛然如耳。有外人称颂:这是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当代艺术应该领跑于亚洲。也有其他外人唱衰:中国当代艺术在获得市场价值的同时,其精神价值正在流失殆尽,异军突起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正在扼杀中国艺术中所有的创造性。诚然,友邦的惊诧,中国艺术家既可以当成耳旁风;也可以当作国际交流语境中又一波话语更新的热潮。虽浪头蛮大,艺术家却只宜等闲视之,或借以自省,激发一分执意进取、建构主体话语权的锐气。     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力的急剧膨胀是当前全球艺术圈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显然,对于这一现实,中国与世界都没有做好准备。     一方面,对于国际艺术社会而言,主要体现在知识准备、经验准备的不足。拜全球化所赐,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知识准备的不足几乎成了国际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欧美和世界其他地方发酵,已引发了针对中国当代艺术资讯、理论乃至价值观念的一种全球性文化饥渴症。由此可见,先前在欧美艺术圈的“中国热”虽已热了十多年,但是多数中国艺术作品、展览不是成了文化“春卷”,就是成了异国情调共享的文化快餐。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并未真正穿透欧美主流人群内心的文化屏蔽。除了自1990年代以来长期活跃在中国现场、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那寥寥几位国际先行者之外,其他欧美主流艺术圈人士其实长期漠视、误读了中国当代艺术及其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漠视、误读,使频繁的文化交流、沟通停在表面。这才导致了今日愈演愈烈的文化饥渴现象。倘若中国艺术圈的批评家和策展人迟迟不能在各种话语现场进行现身说法,表达来自中国本土社会的观点和立场,对这一现象加以疏导和改善,那么国际间的小道消息和武断评论势将甚嚣尘上、继续导演出各种恍如隔世的友邦惊诧。     直至今日,面对不可回避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艺术圈中属于“价值观外交”的唱衰派和系于“利益外交”的唱红派仍在互相倾轧和暗战。但有些来自域外的声音却越来越刺耳。一些纽约、伦敦的“专业”人士当真是无知者无畏,他们谈起中国当代艺术时,不管常识错误充斥着他们的中国视野,也不管来过中国究竟是两次还是三次,却有胆纲常独断,频频作出结论。其中一些人眼睛仅仅死盯着中国艺术品国际拍卖市场上4到5位“带头大哥”,深忧其所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的衰退,同时却对中国更重要的艺术家群视而不见。殊不知,这几位艺术家中,有的早就淡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中坚,他们其实只代表他们自己。而另一些斜视偏好者仍拿三流或不入流的中国艺术家说事,隔山打牛,把整个中国当代艺术习惯性地假想为批量抄袭、拷贝、改装欧美艺术原作的“世界工厂”。显而易见,这个以欧美文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已然面临空前的挑战,越来越不能解释鲜活、别样而又蕴含无限可能性的中国当代艺术。     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经验准备也明显不足。近两年来,一些口碑不错的境外画廊频频试水中国市场,但它们在艺术家选择上都不约而同地犯着令人大跌眼镜的主观主义错误。它们一时把握不了活生生的中国经验,免不了要交交“学费”。但它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知和判断,既跟中国本土艺术圈的核心价值体系缺乏起码的公约数,又跟它们以往的自身经验产生巨大的落差,也着实让中国本土的批评家、艺术家看不懂。欧美艺术社会的权力话语在逻辑体系上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和体察,不得不以观念剪裁现实。因此,出现偏差自然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就中国本土的艺术圈而言,则体现在话语准备、体制准备的不足,这些艺术问题正在构成某种瓶颈,困扰着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的继续成长。事实上,无论是诸多长期旅居海外的艺术家,还是中国国情下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从来没有面临过“我们是谁”的自我疑惑和身份窘境。他们不变的文化认同是 “中国热”在国际上经久不衰的一席温床。近两年来,中国艺术家越来越认识到国内展场的权重性。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第二现场不再锁定在无数个国际大展、欧美美术馆展场,从而呈现出回归中国本土展场的趋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等城市的空间,不仅是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创作基地,而且是他们展览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场。国内展场渐成许多重要艺术家和绝大多数年轻艺术家展出新作的首选之地,甚至也是许多国外艺术家期望一展身手的国际平台。不言而喻,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落实为中国这个特殊场域中的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内涵和价值可以首先在开放的、富有文化竞争力的中国本土社会中生成,然后再获得全球注意力和影响力。 由于现代性问题对中国发展的长期羁绊,一些中国人习惯了以欧美知识体系、观念、视角来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力的提升。他们却未意识到,中国崛起的事实本身就提示并进而彰显出欧美知识体系重构的必要。即便欧美艺术圈资深人士,如仍然沿用欧美流行术语,也已经无法精准地理解、言说中国日新月异的艺术现实。难道这些术语残渣喷溅到了一些国内人士手心,就成了语言的钻石、思想的火炬,可以用来烛照中国当代艺术晦暗的精神现实?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两者都不可或缺。欧美的艺术模式、艺术体制可以借鉴,但决不能照搬。拿来主义的绝学就是批判地引进外来模式和体制,但不把话语权拱手让人。“后殖民”等欧美话语体系的流行术语确乎是一种公用的工具、武器和能量,但是使用不当,也可以是烫手的山芋。如不加批判地把僵硬的欧美术语接受、迁就为中国当代艺术主场的主流话语和关键词,极有可能误导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及其独立性的普遍认知。一些国内人士不把“后殖民”等术语看作是仅在国际交流语境中浮现的话语残留,反而去活学活用,拿鸡毛当令箭,借一捧他人布施“无根之水”来打量自己的影子,显然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言必称希腊”的行为,暴露出中国本土社会在艺术话语准备、艺术体制准备上的不足。国内美术馆、画廊、艺术空间的硬件建设风起云涌,但缺乏软件建设,特别是缺乏把自身术体制和艺术话语做精、做强、做出特色的精神。北京、上海轰轰烈烈的艺术区运动只能成就一个个学术机制严重贫血、外强中干的空架子。这样的艺术区最后也许只适合作观光客中意的旅游区,或官方中意的创意文化生产的流水线。     中国当代艺术内涵和价值才是最为关键的变量。参与全球艺术分工的中国艺术家数量庞大,但并不会像社会生产和消费需求那样,带来可观的人口红利。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结构和学术话语的质量,将决定它在全球化时代的未来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中国公众并不只需要面包和马戏。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他们不但需要更多精神食粮,而且还复苏了追寻文化理想和意义的信念。人作为民族、宗教的载体,其信念来自意识深层的传统文化血脉。观念是先观,后才有念,是一种后天通过习得、思考而获取的经验。信念却是人文素质的一部分,其中有些文化特质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在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复兴的愿景不仅仅来自一种观念,即眼看欧洲走向衰落方有洞察的一种自我意识,而是积弱数百年的一个巨大人群共同持有的信念。如今,中国价值观也成了许多欧美和其他国家人士既眼见为实、又不断质疑的一个对象。     诚然,中国内涵并不是他们眼中的中国元素,也不是新东方主义或“后殖民”多元文化版图中的中国板块。中国内涵是一种正在另起炉灶的价值建构体系,它不轻视其他外来文化,更不割断文化与文化间的联系。“摸石头过河”既被证明是政治经济变革中代价最小的一种实用主义,也是今天中国在文化推进策略中最为现实的一种模式。批判地汲取所有其他人类文化精华,就是正在本土现场不断推进的当代艺术一种显著的“中国特色”,这种汲取,当然首先包括了中华文化传统自身的精华。兼容并蓄,取其精华,这是中国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一种传统。古时对待佛教、今日对待现代性思想,莫不如此。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包容性造成了当代艺术极富弹性的文化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市场泡沫,为提供了艺术家一个特殊现场,让他们获得源源不断的感性刺激。同时,这一进程也有助于中国艺术家将精神产品与市场迅速挂钩、联线,获得继续从本土社会出发的物质力量,从而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力的增长,其实是中国文化系统更新的一部分。它被由表及里追加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补丁,但毕竟打造了中国现场种种独特的艺术经验。事实上,中国内涵仍在建设中,这是问题的核心,也是希望的所在。     《视觉生产》作为中国第一份中英文双语艺术杂志,自2006年10月初创办以来,已走了一年多的路程。这个杂志将继续将“对外输出中国视野和中国价值,对内建构中国语境和中国内涵”视为宗旨,把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价值视为使命。同时,《视觉生产》也将视角扩大到亚太地区、欧美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现场,参与到当下更为多元的国际交流语境之中。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视觉生产》将致力于让读者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1 人物:2007五位杰出的中国青年艺术家
  012  刘韡
       014 刚性的妥协:刘韡艺术的硬道理
  024  蒋志
       026 蒋志:不那么明显的状态
  036  琴嘎
       038 妄想的气息
       044  艾未未与琴嘎谈话录
  050  邱黯雄
       052 邱黯雄之神话进化论
  062  仇晓飞
       064 仇晓飞:面对过去


2 评论
  076  麻将,在萨尔斯堡再打一圈
  086  坐在中国的椅子上?——第十二届文献展的批评来自何处?
  104  无的放矢:1980年代与2000年后中国观念创作的比照
  114  石原悦郎的捐赠


3 访谈
  122  手术的戏剧:克莱顿兄弟访谈


4 艺术家追踪
  128  头脑和心灵:阚萱访谈录
  134  能指与所指:李松华的艺术
  140  在匿名的、幽暗的光线下访问现实


5 展览观察
  148  新浪潮,新通途: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156  永恒之火焰:白南准回顾展在北京
  164  媒介现实中的媒介艺术
  170  业余人间
  178  城市里的一则家族故事:“晴耕雨读”行为地景艺术展
  182  杨诘苍:“中国最美丽的国家”


6 传真
  189  侯瀚如的第10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
  200  面向现实
  206  聚焦新锐:2007年“罗中立奖学金”


7 展讯
  212  国内展讯
  220  国外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