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农(1962年生于中国浙江省),是一位在作品中融合了抽象艺术技法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艺术家。出生于中国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时光。他在中国美术学院接受了教育,加之其他经历,使他掌握了深厚的艺术史知识,而艺术,按照中国的传统,是与哲学和宗教密不可分的。

无论中国绘画的基本原则多么讲求写意和严谨,五世纪时形成的、至今仍被尊崇的重要原则之一即是绘画的气韵生动。正是这种气韵,让我们此时此刻感受到陈伟农作品中所洋溢的海浪的涌动,阳光穿透云层,地上的、房屋墙壁上的光与影的互动。

陈伟农于2001年初次来到欧洲,此后,这位已经接受过传统绘画训练并已在笔墨方面达到顶峰的艺术家开始探索新的表达途径,领略不同文化的气息,学习某些新事物。陈伟农坦承他懂得必须超越中国传统绘画才能成为当代艺术家。他认为中国当代艺家不仅需要掌握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知识,进行丰富的传统艺术形式的实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表达感觉的新的语言和方式,这样自己的作品才会被同胞以外的人认知和理解。

十年过去了,历经演变后,陈伟农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并且会被人们所识别。一旦你看到他的作品,你就会说出他的背景特点和他的书画风格。对于大多数不懂得那种语言的人看来,象形文字难以理解,陈伟农的作品不是这些不为人们所知的象征符号的线条。他富有气韵的宽广笔触会从容不迫地从一个符号的组成部分变成一道风景或一个抽象构图的组成部分。人们称陈伟农的风格为书法表现主义或中式抽象主义,我们会从其中看到抽象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交融。这位艺术家采用的材料首先仍是纸和墨,但他并不一直按照传统方式来创作,比如,他的悬书,就像杰克逊 波洛克那样(评论界会把陈伟农同波洛克(Pollock)和凯丁斯基(Kandinsky)做比较)。 绘画符号在他的作品中突破过往同时又被赋予新意,而这位艺术家,在受西方艺术影响的同时,又在影响着西方艺术。他的系列作品之一被称作“书法与绘画之间”。谈到他的系列和全部作品时,陈伟农说到:“我是一位艺术家,一位中国艺术家,但我首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法家,中国人认为绘画和书法同根同源。”

中国旅法艺术家,1962年出生于海宁,1988年中国美院毕业,2001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艺术访问,后旅居法国,常年往返于中法之间。

团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造型艺术家联盟、法兰西国家美术沙龙、法国艺术家协会。

沙龙:2006年,德国慕尼黑宁芬堡皇宫艺术沙龙。2007年,巴黎卢浮宫《法兰西国家美术协会沙龙》。2008年,巴黎卢浮宫《法兰西国家美术协会沙龙》。2010年,巴黎卢浮宫《法兰西国家美术协会沙龙》。2011年,法国巴黎《财富巴黎—大皇宫艺术沙龙》。2013, 巴黎卢浮宫《法兰西国家美术协会沙龙》。

展览:1990-2006年,在中国的海宁、嘉兴、上海、杭州、北京、大连、香港、台北举办画展,2001年起连续在法国巴黎、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内瓦、洛桑,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米兰、罗马、德国慕尼黑、柏林举办个展。20126月,上海美术馆主办《陈伟农旅法十年》艺术回顾展。20141月,希金画廊在法国巴黎举办《陈伟农个展》。

视频:201110CCTV播出《潮乡画家—不尽江涛笔下来》。

出版:《中国美术家-陈伟农》,1997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陈伟农旅法十年》,201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传媒:中国新闻社、新华社、新华网、新浪网、人民网、《中国画报》、《人民画报》、《人民日报》、《文艺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美术报》、《浙江日报》、《浙江美术界》、《江苏画刊》、《东方航空》、《世界知识画报》、《国家美术》、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浙江在线、杭州电视台,《亚洲艺术新闻》、香港《东方》杂志、《欧洲日报》、《欧洲时报》、意大利《 IL MESSAGGERO》、法国《费加罗》杂志、瑞士《日内瓦论坛报》、英国《亚洲艺术》、荷兰《画廊》、法国国家电视三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电视台等。

获奖:2000年,获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2000世界年度人物奖”。2007年,油画《无题》在法国巴黎罗浮宫获法兰西国家美术沙龙夏尔.科泰大师奖。2008年,获海宁市政府《海宁潮》文学艺术创作金奖。

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年建成,建筑设计王澍,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学奖。

陈伟农美术馆地址:中国浙江海宁市仓基街209-8号,邮编314400